文/鄧瑋中-台南大學戲劇創作級應用學系 碩一
「水面劇」療癒系劇場創作營 學員專文系列5
從六天水面上水面下營隊中有了許多的體會和感受,自己會把整個歷程分成三大部分,這三大部分是我在這六天營隊中認為水面上水面下劇團具有的特質,也是可以值得學習的部分,核心的部分分成三類:靈性哲學觀、人際團體互動、藝術創作。
- 靈性哲學觀:從六天營隊中會看見老師不斷強調五個核心觀念-正念、慈心、聚焦、智慧、精進,這五個觀念貫穿整個營隊的哲學觀。
- 正念:我認為「正念」即是活在當下,隨時意識到自己的狀態,從呼吸到意念的覺察,也是因為在整個過程中,會觸及到個人內在的議題,學員會有情緒的潰堤或是波動,適度的情緒抒發是良好的,但過度的情緒潰堤可能影響學員的狀態,因此帶領者在某些時刻提醒「正念」,學員會意識到自我的呼吸,過多情緒的干擾便可放下。
- 聚焦:在正念的歷程中漸漸會具有聚焦的能力,防止過多雜亂的訊息干擾自我,即是注意力,幫助我們專心,也可以在過程中有更多的聯想而充滿創意力,就像在第一天活動過程中聚焦在某個重複動作時,可以有更多的聯想力和創造力的發揮。
- 慈心:我認為是慈悲心的展現,隱含寬容他者也寬容自我,而這樣的寬容也不是縱容,是一種帶著智慧的眼光判斷下所做的決定。它也是一種同理,同理他者也同理自我,不帶批判,以一種接納的態度理解他者與自我的情境,所以它也是一種積極性的行動。
- 智慧:智慧本身除了智能外,更涵括了對生命的體悟、經驗的歷練、面對無常的坦然等等,它也帶著謙遜的態度,因為理解到每個人都有其獨特性與價值的存在。
- 精進:時時刻刻閱覽書籍、接觸人群並省思自我,。
從營隊中我感受到劇團有佛家的禪味,但不像佛教特別膜拜神像,劇團傾向回歸到內在,從內在自我覺察看見自己的能力與限制,在我看來比較是屬於靈性哲學觀的層次,但它的靈性也不會過於與世俗脫節,講出虛無飄渺的靈性話語,還是注重與社會的連結性。它的目標即是在「助人」,協助他人離苦得樂。這部分的訓練要建立在平時固定安排的正念覺察,但我認為是不容易的,尤其在這紛亂的世界中要把握住這部分是很困難的,會需要有個導師協助。在營隊過程中起初會認為這很像教條式的指令,甚至有著灌輸的特性,期許學員都能夠具備這五種能力,但在慈心練習過程中,藉由老師帶領的口令時,自己的內心似乎有所轉化,會感受到自己有能力給身邊人事物祝福,也能夠帶著不同觀點省思他者。如同老師講的,帶領長者或照顧團體時,帶領慈心時間容易引起學員的共鳴,因為長者經歷人生歷練,在人生盡頭中會發現自己依然有著力量給予別人,即使是意念的祝福,對長者而言都是別具意義的;但若是帶領青少年或成人團體時,觀念灌輸的特性可能會造成抗拒,可能會需要經過一段時間的體驗後再逐步的帶入觀念會比較適切。
2.人際團體互動:在六天營隊中除了靈性上的看見之外,最主要的就是整個團體氛圍的塑造,讓團體成員建立起彼此互相傾聽、支持的氛圍,也讓成員從一開始的陌生膽怯漸漸的敞開心房,分享自己內在的陰影與光明,從中我看見了三種團體互動的層面。
- 團體療癒性:如同大多數的心理團體治療一般,在六天營隊中彼此就像是團體夥伴一般,彼此給予彼此協助,不給予批判,反而以傾聽、包容的態度理解每一個故事,並且會積極的給予安慰、祝福,雖然從中會感受到夥伴間給予祝福往往帶著大道理,似乎較少以同理心的角度看見夥伴的狀態,但彼此都會感受到彼此的善意與關懷,所以整個團體氛圍是具有療癒的特性,也漸漸讓成員願意分享自己內在的感受與想法。
- 心理劇:心理劇即是藉由運用替身、輔角或各種形象化的方式,把主角內在議題轉化成實體的畫面,進而引出主角內在的需求與渴望,然而它也具有催化團體的效果,團體成員藉由扮演心理劇的角色可以理解夥伴內在想法,並產生共鳴或給予支持與陪伴,也讓主角的情緒能夠獲得紓解,深度覺察到自我議題並且產生完整的感受,也會對身旁的夥伴給予感謝。然而我認為心理劇雖然有催化團體的功用,但它始終是屬於心理治療的一環,過程中會很重視主角的內在詮釋,因此操作上會需要具備心理劇的專業,不太可能讓其他業餘人士處理,有倫理的考量。
- 帶領者特質:為了要塑造療癒的團體凝聚力,我認為帶領者的特質是重要因素之一,帶領者本身是否願意接納、傾聽各種不同意見與想法。過程中我會看到老師很謙遜,是以一種分享的姿態和各位成員相處,甚至認為自己所教的一切都是可以備受檢視和批判的,不會有獨大的權威感,也是因為如此,學員是可以感受到自己與老師在故事分享中是平等的,也會願意分享自己的故事。
綜合上述三個層面的分析,我認為人際團體互動的目標是藉由團體凝聚與互動產生療癒性的支持力量,因為團體本身具有療癒的功能,團體中的成員藉由分享、協助、溝通、對話等等過程中會逐漸產生彼此互助支持的力量。但在訓練方法中我會認為這比較是屬於心理學的訓練,帶領者需要具備心理劇的專業與經驗,以及團體動力學的理解與經驗,才能夠識別整個團體歷程的走向並且做出下一階段活動的判斷。
3.藝術創作:在六天營隊中後期,我們開始把成員的故事轉化成劇場的語言,讓故事成為對白、肢體、音樂、畫面各種不同劇場的元素,我認為這是療癒性劇場不可或缺的部分,也是讓成員從創傷覺察到創傷修復,甚至把創傷轉化成藝術,運用藝術創意力而產生增能賦權感,以下我以四個層面講解:
- 藝術性的轉化:在營隊第三天開始教導導演技巧、藝術多元形式,也在第六天早上介紹與練習多種形式(敘事者、旁白、獨角戲、專家、訪談、辯論、轉化),讓劇場的語言帶入到彼此的故事中,然而藝術往往帶著涵容性,每個形式彷彿帶著不同的鏡片欣賞各個故事,像是藉由扮演劇中不同的角色而知曉不同角色的感受與想法等等。藉由藝術的轉化可以讓故事產生隱喻,這樣的隱喻可以保護當事人,也可以成為議題的昇華。
- 增能賦權:當自己的故事變成舞台的演出,而編劇家就是自己,過程中會有各種創意力的展現,當事人從不敢面對它,到接受它,甚至藉由劇場改編它,我認為就是一種增能賦權的過程。此外每一次的排練都會是練習,這個練習如同黃鏡澄老師講的療癒三層次,在每次的演練中做軟體升級,是一種行為訓練。
- 重視過程:整個過程中不像傳統劇場般特別重視演出的成果,水面上劇團特別重視過程,如果在排練中發現某個人的議題被勾起時,依然優先處理議題,帶議題處理好在修改劇本,繼續排練,所以整個演出沒有固定的劇本,一切都在變動中,我認為會有這樣的重視是意識到這個故事來自於人,而人才是整個演出中最重要的一環,所以即使演出有很多缺陷,但重點還是在參與的成員在過程中的主動與積極。
- 舞台上見證:當自己的故事在舞台上被人觀看時,它會獲得滿足感,如同完形治療般,當演出完後,整個事件才能從舞台前退到背景。因此當自己的故事在舞台上被見證時,成員會產生自我滿足及成就感。
然而當戲演完並不代表整個事件或議題都能夠安然落幕,可能當事人回歸生活後又會重回舊有的行為模式中,但最重要的是,戲劇的排練及演出會成為一個特殊的療癒經驗,當事人會在整個歷程中產生自我覺察,並且在排練中不斷的練習,所以即使活動結束後,整個歷程中的覺察、成就感的經驗會跟隨著當事人繼續生活,會有潛移默化改變的可能性。藝術創作的目標我認為是讓人產生創意力,並且在戲劇美學中產生療癒的特性,那背後價值觀來自於藝術功能論,認為藝術是有力量可以影響或改變社會或民眾。從六天營隊中來看,參與成員在歷程中的確是有產生創意力與療癒性,但以觀賞者而言,如果不是演員的親屬,比較難有深刻的影響。而在訓練認為要有劇場及美學素養的學習與培養,從欣賞藝術作品和演出培養美學素養,從戲劇實作演練中訓練導演的場面調度及表演的多元形式。
二、與其他理論的相異之處
- 跟傳統劇場有何不同
傳統劇場中過往都是拿劇作家的作品翻演;或是在即興創作中彼此貢獻自我的故事或想法,再引入劇場的語言,成為一個戲劇作品;以及在社區劇場或口述歷史劇場中先作田野收集故事素材,運用四張照片或多元的表演形式編創出一個戲劇作品,以上這些比較是傳統劇場或社區劇場模式。然而在水面劇中也是會收集團體中成員的故事,但這個故事起初丟出來時是具有內在議題性,對當事人而言是帶著困惑、還未解決,甚至是創傷的,因此在水面劇中最獨特的會使用心理劇或其他的療癒策略讓這個故事能夠達到一定的成熟度,至少對當事人而言是有暫時性的答案(因為有可能在排練中又會再度引發內在議題,所以才會說是暫時性答案),再把這個具有暫時性答案的故事引入劇場語言,並做場面調度及演出安排。簡言之水面劇在「處理故事的議題,讓故事成熟」是與傳統劇場不同的,因此不會像社區劇場專注在社區的過往的回憶,也不會像口述歷史劇場般完整地把當下的人生故事搬到舞台上,水面劇著重在當事人的內在議題故事,期望藉由療癒策略讓內在議題有一定的成熟度在把它搬演到舞台上,呈現出內在心境的轉化,但也因如此,容易讓演出變得太抽象與藝術性,觀者可能較難以接收到創作者表達的意思。
三、組內呈現與轉化
- 你呈現了什麼
我們這組呈現的是某位成員的故事,在心理劇中她表示自己跟同學似乎格格不入,自己有強烈的自我要求及完美主義,但是同學似乎卻很散漫,讓她不知道該如何跟同學相處。在最後的演出中我們讓現實情節和內在的世界交錯,在一開始現實中主角與同學討論報告時,同學表現很散漫,讓主角內心很尷尬、糾結,突然畫面一轉進入到內心世界,我們配合音樂的節奏加上多元的肢體定格,呈現出主角心中受到壓迫的姿態,在運用布匹的拉扯與包圍,主角彷彿捲入了漩渦中不可動彈,布匹當然有許多的象徵意涵,可能是自我要求、完美主義,甚至有自卑感在其中。當主角心如死灰時突然身旁有兩個人玩起小球,主角摸到了小球,壓一壓,輕撫它,接著便開始與身邊周遭的朋友玩了起來,甚至也開始把包圍他的布匹拿起來舞動揮舞著,球代表著彈性,也代表的孩童般的玩心。漸漸主角和朋友邊玩耍邊離開了舞台,接下來燈光一亮,回到了現實中,主角依然在跟同學討論報告,但這時候主角不再選擇莫不吭聲,壓抑自己的感受,而是理直氣壯地訓斥同學,但也不是無情的怒罵離開,而是可以理解彼此的語言,選擇接納朋友的狀態並願意擔任協助領導的角色,最後當一群人離開教室時一顆小球跳入了舞台中央,配合著音樂燈光漸暗。
- 收穫與反思
在這六天營隊中體驗到了水面劇在操作上的策略及整個歷程的製作,的確有很多的吸收與理解。然而因為自己目前處在學習各種不同戲劇應用的手法,所以在上課的過程中自己會帶著理性思考及思辨的態度參與整個活動,省思每個活動的意義性及療癒性,所以在某些過程中自己可能會讓人感到冷漠,自己會感到有點不好意思的。但除此之外自己的確從整個歷程中還是有很大的收穫,像是在我終於可以體會到演戲過程中對話間的能量流動,過往在演戲時往往太過聚焦在台詞的表現,會特別去思考每個台詞被後的潛台詞,但這往往過於理性,因此總是拿捏不到戲劇的能量傳遞,直到這次從練習到演出中,我都仿佛可以在與夥伴的對談中,體會到能量的傳遞,這個能量受到對方眼神或話語的刺激,讓自己不由得產生當下的情感,我便讓這樣的情感持續流動或放大,讓情緒產生戲劇張力,雖然說這六天營隊比較聚焦在療癒性劇場的特性,但過程中的表演歷程卻是我從來未曾感受過的,我認為這很像在正念中的「聚焦」,把情感及注意力聚焦在某一個點,便可以產生情感的激發或流動,我認為可以把這部分的感覺記住並在未來的表演中持續練習。
另外在整個從暖身、聚焦、演出、儀式的歷程中,除了看見團體的療癒性外,也看見了創作中的創意力的展現,我認為一個人在擁有創造力的時候它所展現的力量與神情是截然不同的,當故事原本的主人在經過處理後以創意多元的戲劇手法編排自己的故事時,原本的議題或創傷就會有昇華的力量,那就是療癒的特性所在,而在整個過程中當議題或創傷再度喚醒時,帶領者會藉由正念或是心理劇等療愈策略讓當事人在安全的團體環境中有更深入的覺察與反思,我認為水面劇是可演出傷害性也最低的療癒性劇場,比起一人一故事劇場往往還是會有傷害性的議論存在,但在水面劇中當事人是在處理好自我情緒狀態下把自我故事編排成演出模式,所以幾乎沒有傷害性,但相對的也代表帶領者需要具備多種專業,尤其是心理劇本身如果沒有接受訓練就操作的話,可能會有倫理上的爭議性,也代表過程中核心的技術在目前認證制的社會中是較難被複製的。此外也是因為從個人故事下去著手,所以社會性的層面也較為薄弱,可能也是因為運用心理劇的元素,會讓成員聚焦在某個人內在的需求與渴望,沒辦法看見個人某部分也是受到社會的塑造,但我認為這是個選擇,帶領者可以聚焦在個人心理層面的階段,也可以專注在社會性的探討,當然也可以讓兩者都有被討論看見的可能,就是一種選擇,並無對錯。
最後還是很開心能夠完整體驗整個六天的營隊活動,回到台南在整理筆記時腦袋也不斷的在思考及整理,感覺像是在做一個研究生的報告般,但過程很享受,也覺得很多的地方可以在未來實作或研究時可以參考借鏡使用,感謝水面上水面下劇團六天無私的分享,未來有需要也可以請我協助幫忙,但地點上可能傾向中南部為主,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