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照顧失智症父親和思覺失調症弟弟的女兒,
她已嫁為人婦在娘家和夫家,好妻子與好女兒角色之間掙扎。
父親去世多年後,仍耿耿於懷,覺得自己對不起父親、自己沒能做得更好……

一位孩子得了罕病 的單親媽媽,遍尋不到同時撫養孩子和就業的解方。
該如何找到工作,為自己和孩子尋找到未來生存的生活解方……

遇到困難挫折的人們,在人生中的重要時刻,如何守護自己、守護家人?
許許多多的陌生人 ,又是如何成為他們生命中的貴人?

我們如何守護?誰在守護?
誰應該被守護? 誰,可以加進來一起守護?

「水面劇」守護身心障礙者家庭

打開照顧者的故事,每一頁都是眼淚與汗水,裡面寫滿了長期照顧的辛酸,記載了一個又一個落空的希望。

然而,若我們拿出放大鏡仔細地看,其實不難發現與一大片苦澀互相交織的層層甘甜。

在《Who護?》的創作過程裡,每一個參與者都分享了他們的故事,他們的故事中也總會提及一直以來讓他們堅定走過重重關卡的力量。

Who護?》網路紀實互動劇場

《Who護?》前身為2019年在「植變」公共藝術計畫當中的創作演出《Who護?身態光合

2021年改版成Who護?》,原本預計在社福機構巡迴展開精選段落的演出,因疫情影響,又進而改版成「網路紀實互動劇場」版本。

改版時,演張嘉容聚焦於紀錄劇場的概念,將照顧者們以及演員們從2019年到2021年的變化,透過紀錄影像、預錄影像、現場訪問、現場演出、觀演互動等等的創作素材和方法,重新組織文本的敘事架構,呈現給觀眾。也運用視訊媒體的特性,在鏡頭切換、並陳當中,讓演員對接演出,製造舞台感,並藉此呈現戲劇情境。

期以該劇探討的「長期照顧」、「照護制度與照護需求」、「因為照顧負荷無法觀照自己」主題呼應社福機構關注的議題以及長期照顧者的人生經歷,加上水面劇場別具特色的「參與式互動」針對議題做觀演互動即時演出,將「演員」、「故事」、「舞台」和「觀眾」戲劇四元素線上串接。

目前《 Who 護?》已累計演出八場,9月份加演邀請音樂家柯智豪擔任加演的音樂設計,柯智豪曾獲金曲獎、金鐘獎獎項,作品涵蓋舞台劇、戲曲、影視等音樂製作,讓本劇的藝術表現更加豐富動人。

此外,2020CSR天下企業公民獎小巨人 AROMASE艾瑪絲加入協辦行列,提供頭皮洗護產品髮沐露送給家庭照顧者。臺灣正念發展協會加入協辦單位,一起推廣戲劇療癒與正念的結合,守護慈心照護的價值。看完戲,回到生活中,人們會更懂得珍惜與付出!

演出歷程

首演:
2021/6/23(三)、2021/6/26(六)

加演:
2021/7/04(日)、2021/7/07(三)

2021/9/02(四)、2021/9/05(日)

2021/9/07(二)、2021/9/08(三)

【演出採自由贊助方式】

水面劇團受到疫情衝擊,演出和營運飽受挑戰,但您的熱情支持支撐著我們,堅守岡位克服萬難繼續演出《Who護?》

在疫情持續壟罩下,水面劇場用愛繼續為大家演出,本場演出採自由贊助方式,贊助方式和金額視您的能力而定,若您也受疫情影響,也可以不用任何金錢贊助,只需要和我們分享您會如何活用這次的觀賞和學習經驗來回饋社會。

樂捐金額為《Who護?》演出專款,不運用於其它項目,有您的支持,我們會繼續努力,繼續尋求加演。

2021年《Who護?》團隊

【指導單位】

文化部

台北市文化局

 

【主辦單位】

水面上與水面下劇場

 

【合作單位】

台北市政府社會局委託台北市智障者家長協會經營管理中正

萬華區身心障礙者資源中心

雙連社會福利慈善事業基金會

社團法人新北市家庭照顧者關懷協會

台中大大人長期照護關懷協會

社團法人高雄市家庭照顧者關懷協會

 

 

【協辦單位】

AROMASE艾瑪絲

台灣正念發展協會

悅萃坊

【演出團隊(6、7月)】

編劇/導演/音樂設計:張嘉容
水面劇演員:潘奕如 、賴品璇、張嘉容、黃鏡澄
照顧者演員:丁素媛、郭瑩甄
影像水面劇演員:潘奕如、賴品璇、周奕伶、何柏蓁、房國彥、張嘉容、黃鏡澄
影像照顧者演員:林淑珠、郭瑩甄、丁素媛、張焰
影像製作:張靖驩
執行製作:賴品璇
排助:宋顏如
技術助理:洪麗芬

【演出團隊(9月)】

編劇/導演:張嘉容
音樂設計:柯智豪
水面劇演員:潘奕如 (影像演出)、賴品璇、張嘉容、黃鏡澄、郭世昌、陳家玉
照顧者演員:丁素媛、郭瑩甄
影像水面劇演員:潘奕如、賴品璇、周奕伶、何柏蓁、房國彥、張嘉容、黃鏡澄
影像照顧者演員:林淑珠、郭瑩甄、丁素媛、張焰
影像製作:張靖驩
執行製作:陳霈蔓

6、7月演出團隊

水面合作方案

9月演出團隊

水面合作

媒體報導

參與式藝術創作

觀眾現場加入互動、演出中表演「護」字創作

水面劇場邀請也參與者在家創作「護」字,帶來《Who護?》演出現場,並在演出後現場加筆創作,分享自己的新、舊「護」字創作,思考生活中自己和「護」有關的行為,將演出給自己的刺激和感想,化為圖像創作和身體表演。

以下摘錄觀眾分享的「護」字創作:

觀眾 /前張老師月刊主編 趙凡誼:

防疫期間,對於「護」字特別有感。

昨天在線上看了「水面上水面下劇團」演出的《Who護?》網路紀實互動劇場,看了幾位主角寫畫了自己的護字,也現身演出自己的故事,嘉容導演融入心理劇……查看更多

演出好評迴響

溫暖且深受激勵,為生活增添正能量;珍惜及感謝身邊的家人,展現行動力守護台灣
觀眾看完《Who 護?》後都覺得溫暖且深受激勵,好評回饋包括:
🌱 為生活增添正能量,激勵自己展現行動力守護台灣。
✨ 演員演出生動,互動溫馨。
🌱 很喜歡即時互動表演的感覺,形成一種保護網,連結每個人的內心。這是一部療癒,抒發,互助的戲,回到生活中會更同理他人的處境。
✨ 再大的難關一定有人支持,也一定有人陪伴。再多的挑戰一定能夠克服,也一定能夠超越。
🌱 這齣好戲很值得分享因為看完後,會讓您珍惜及感謝身邊的家人。
✨ 不論是被照顧者或照顧者,都有自己的光及存在的價值與意義。接受別人的幫助是可以的、被允許的,因為你也用不同助人形式存在著。
🌱 有需超越要幫忙的時候要尋求協助不要硬撐,大家一起合作努力就有機會帶來改變。
✨ 相信自己非完人、天無絕人之路,好好的愛護自己、能量源源不絕。
🌱 守護、被守護的人,都有自己的光!
✨ 即時互動表演形成一種保護網,連結每個人的內心。
🌱 最吸引人的,是情感真實的流動與陪伴守護的力量。

看見守護力量,帶著所有人前進,不落下任何人
水面劇場希望藉由演出,呈現家庭照顧者以及社福事業各專業工作者的努力,探討一個健康的社會,在面臨難關時,如何不遺落少數,而是帶著所有的人前進,互相守護,不會把任何一個人落下。
💗 觀眾李小姐說:「看完後讓我感受到照顧者所承受的壓力,更需要紓解與支持互助的需求,才能從自我探索中增加能量,進而能照顧被照顧者。並且對於人與人的付出,重新充滿希望。」
💗 演員/藝文工作者回饋:「本劇帶著所有參與者在時間之河悠游,有過去與現在、當時與當下、生命低谷與爬上山頭的對照。讓我體會到長期照顧者在社會處境中的緲小與掙扎,也看見長照者在自己生命書頁裡的強大與堅強,還有個人與社會結構間,無處不在的善意與貴人。」
💗 專業工作者則紛紛表示,更加感受到自己工作的意義,要回到工作中發揮自己的使命。如特教老師謝小姐:「全力陪伴特殊生,給予家長更多支持。」社工林小姐:「想導一場機構內抗疫生活劇場,記錄這段護人護己的歷史。水面劇場是一群非常溫柔的草根實踐者所組成的團體,如果你對生命仍有熱誠,請走進去一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