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人

我體驗到的「水面劇」-讓感性變強大,接納脆弱的自己

Please follow and like us:

文/林迦仁-台灣師範大學主修社會教育、雙修表演藝術四年級

「水面劇」療癒系劇場創作營 學員專文系列1

  • 一、如何進行訓練方式
    1. 分享個人狀況🡪團體釐清共識與期待🡪團體活動🡪回饋分享(滾動式調整)
      1. 每天活動開始前,對於彼此狀況的了解,有助於關係建立、信任關係、默契建立,互相問候確認學員狀態,以利當天活動進行。
      2. 釐清共識與期待,為團體闡述營隊目的與目標,且帶領者的方式先行讓團體知道,先給予認知的理解所謂”療癒性劇場”的定義,與帶領者的教學脈絡以利日後自省與詢問、探索的途徑;初步建立默契(敲罄、儀式、正念、不傷害)。
    2. 暖身🡪聚焦🡪創作與呈現🡪回饋
      1. 暖身先由戲劇遊戲、活動開始,訓練感官、身體、聲音、覺察、空間、專注力、角色扮演、情緒、即興(演員丟接),較接近演員訓練的範疇,但有一些帶入角色的暖身,會作為”需求辨識”階段的活動,也為聚焦探索可工作的議題。

Ex: 空間小灰塵流動、模仿聲音動作賦予情境、動作伸展拉筋

Ex: 童話/神話角色目標與衝突呈現(與自身議題關聯性的可能)

  1. 聚焦以學員自身議題開始工作,可能以口述、繪畫(魚骨圖)、物件運用等方式作為議題初步呈現,之後依學員意願或是領導者判斷進行深入處理,此階段依我的觀察沒有一個特定結構化的規則,而是依當事人所呈現的素材、大多學員正在處理的某個議題、自然發生的當下所需要的轉變,依領導者的觀察與感受去處理。

1). 心理劇

2). 身體賦能

3). 雕塑

4). 戲劇策式(雙方辯論、說服)

5). 物件

3. 創作題材以聚焦內容為主的改編,一開始以主角的歷程、感受為主要創作架構,先確定不同階段的編排後,做技術性的編排加入空間、聲音、身體、導演與編劇視角的介入,另外更細緻討論每個階段呈現所需要的感受。

二、有哪些重要概念、目標

正念覺察自己與他人、釐清自己狀態、同理、精進、慈心、智慧、不傷害

三、過程中會經歷到甚麼

感覺所有的感覺並嘗試表達

勇敢面對議題

需要勇敢是因為議題隨之帶來的情緒、或是長期以來的傷害,華人社會本就不鼓勵表達情緒,甚至在表達同時可能被視為懦弱或失控的展現,另一方面可能是想否認脆弱或醜陋的自己

  1. 同理角色
  2. 身體聲音與呼吸的一致
  3. 直覺即興
  4. 觀察與專注

在觀察與專注的同時才能體察夥伴所想要表達的,並在接住後給予反應,觀察的事物作為反應的媒介,判斷劇情走向的資訊

  1. 好好接住情緒給予溫暖
  2. 分清楚投射
  3. 跟傳統劇場有和不同
    1. 美學訴求與參與者的心理療癒

傳統劇場會因為不同崗位的設計師的主觀美學而呈現時考量與角色符合的樣貌呈現,並由導演統合整齣戲的一致性,演員時常為了服務美學需求,訓練自己的技術,而達到某種美的標準;療癒性劇場更注重主角心理歷程的療癒,在創作階段也會以主角的歷程內涵為架構去設計編排,並在討論階段與主角確認感受與回饋,隨時調整。

四、回饋感受

療癒性劇場中,常常以回饋感受作為開始與結束的環節,演員的心理狀態、自我覺察、覺察他人,是關注的項目,活動本身、戲劇本身就是在改變心理狀態的媒介;傳統劇場例行公事的排練,通常會確認的只有技術點的準確,與所有人是否理解權威(導演、編劇)的詮釋。

五、從你的學習背景來看有那些理論與上述相呼應

我本科系是社會教育,多半看到是社會結構面的問題,有一些議題環繞在無法”自由”選擇的困境裡,所謂佛洛姆的逃避自由一書中提到,多半人無法自由選擇與群體疏離感有關,害怕自己與群體的疏離,不管是家庭的疏離、學習群體的疏離都是,畢竟參與學員多半是學生證要面臨職涯的選擇。

以團體動力學而言,初期團體以建立互信、達成共識為基礎再開始進到任務階段是比較理想的狀態,與此次活動的階段相似,可以感受到學員之間的信任,而雖然比較沒有”風暴期”但最後成果的展現,也算達成團體目標。

六、你呈現了甚麼

1.你不用卓越我也會愛你(朋友

作為主角身邊鼓勵的力量

  1. 體制內外的生涯選擇(鼓勵長輩、群眾

在扮演不同聲音給予主角的期待與態度

  1. 三格畫面說書人

戲與觀眾的橋樑

  1. 小七歲的他(主角

將自己對於愛的想像與執著說出來

  1. 媽媽我達不到你的標準(替身

替身同理,替主角或媽媽說出感受

  1. 框架鬆動(主角代替

在即興的一段中,主動長出力量,將框架打開,表達自己的需要

  1. 一顆球的力量(功能性角色、樂手

現實中推動劇情角色、非寫實時扮演一種情緒的象徵、心理歷程具體化展現的角色

七、你體驗到的轉化

身體記憶與真實記憶的連結,在身體的暖身階段有時候就會出現一些感覺,包括姿態、聲音表現、動作流動與力度,很多時候已經喚起了曾經的記憶,然後再後續的活動中會越來越明顯,甚至在聚焦活動時,一些雕塑的姿態轉化了感覺作為動作呈現。

八、你的收穫與反思

【感性的強大】

回饋都希望以“感覺”出發,而非評論,發現自己的養成,漸漸習慣去尋找理論、理性、分析的確定感。而忘了人類感覺的複雜,很多躁動與鬱悶無法找到適當的詞彙定義解釋。或許也不需要定義,不需要解釋,很多事情感覺就是感覺了,再未來的日子裡會更加清澈。

很多時候感覺的流動不是自己可以控制的,多少人強忍著眼淚與歡笑,但終究敵不過自己的脆弱,脆弱的強大也代表溫暖的強大!擁抱的強大!我想這就是療癒性劇場或說所有劇場與故事中最關鍵改變的力量💪

【神話/童話】

這半年從小C老師的戲劇治療工作坊、榮格的詮釋、水面工作坊的練習,很多原型的投射,映照在生命。
也體現自己沒有什麼主角的自信

我是巫婆
討厭自己的醜陋、焦慮於自己不夠好、忌妒與厭惡

我是灰姑娘姐姐
渴望愛與被愛、不知道如何愛、如何學習愛、對於完美王子的執著

【物件】

物件質感、型態似乎與記憶中的感覺相似,在感覺、敘事的當下利用物件呈現,更直覺!

摸到球的時候,就感覺到彈性、流動,然後和身體的接觸更活躍,莫名的感動就已此作為轉機,為完美主義的框架增加鬆動的可能;球的玩耍真摯而靈動,玩耍也呼應了戲劇的play真的玩真的做就對了!

【空間】

關注空間中物件,流動時的風景流動,因彼此身體移動而一直處在變化的空間中,漸漸關注其他人的行走方式、節奏,好好告訴對方你看到的事物。

兩張椅子與場面調度,就可以有簡單的劇情,台詞的重覆與身體的面向,即興的丟接都是享受的。

【故事的創作】

與主角工作議題,在療癒性劇場我的觀感中是很有力量的,當然運用了很多心理劇的元素,但是依賴表達性的陳述,且氛圍的流動不知道為什麼有時候有一種切斷感,而同理替身時是會喚起自己的一些記憶,有所感觸。
而要做創作時就會需要做一些調整,故事不再只是服務主角,甚至有時候創作的過程中主角會下意識有一些不符合工作議題時的呈現,畢竟工作議題時有老師的引導、學員互相的覺察,主角會有所頓悟。但是進入創作過程中,除了因應美感、集體創作也因彼此理解不同編排是會有顧慮。

【聲音與身體】

那種快感,隨著鼓聲的節拍流動、打拍子、呼吸、操縱他人,釋放而賦能,搭配沒有所謂的正確,做出來就是對的,直覺式的身體和直覺式的聲音,尤其擔任指揮特別有感覺,很多人是要他人模仿,但我更想讓大家自行想像身體與聲音的創造力。

【核心精神】

慈心、正念、聚焦、智慧、精進

哈哈哈哈哈現在還在體會,老實說有點高深莫測,既哲學又靈性,但可以感受到團體的療癒、溫柔、體貼,彼此的支持是感動的!

能感受到自己喜歡“人”的故事,真實而真摯,找回國中時對戲劇的熱情,甚至更豐富,因為我的技術、身體都更加自在,原來這幾年的精進是那樣的巨大,超越了我的想像,在做了之後才意識到自己的成長。發現自己對舞台的害怕不是舞台本身,我還是熱愛故事熱愛角色,只是從前舞台下的眼光、這個世界對我的期待壓過了我的慾望。

慾望是想要相信舞台上的一切,對角色而言那就是真實,沒有對錯,所有的評斷留給未來,當下的事情發生了就發生了。

慾望是不放過任何關係的連結,與人的連結,與自己的連結,與空間的連結,與事件的連結與共鳴。

對我而言的藝術,是餘韻的強烈,是思路的清晰,是感官的共感,是釐清生命,是釐清後的轉變。

不一定是一次性徹底的翻轉,因為人沒有那麼強大,但是想像世界的強大足以影響真實世界,哪怕只是一個決定、一句話、一個呼吸的放下,都是珍貴值得被重覆珍愛的。

最後謝謝老師們~因應我們的狀態滾動調整了課程,課程還在探索與感受的階段,好好對待我們的需求,溫柔處理故事!每一次看到老師們的苦惱,心裡都有一種幸福感,知道自己正在被在乎、被肯定、被愛❤

謝謝伙伴們~好好的接住每個人的感受,同時也好好覺察自己與所有人,在認識與陪伴中,相信、擁抱、溝通、理解,然後再一次在燈亮時相信這個世界,在燈暗時感謝彼此

謝謝我自己,有逃避,但勇敢的時候更加勇敢,也接納自己的脆弱❤

送給幾年後有時迷惘,有時堅定,有時害怕,有時絕望,有時飛在天上,有時爬在地上。我和你~

Leave a Comment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