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follow and like us:

/ 張嘉容

攝影:張瑞宗

當身體說「我撐不了」,我才聽見自己需要什麼


當我們說「情緒累積在身上」,它不是比喻,而是真實存在的事實。真正的療癒,往往從心開始——比起「被修復」,我們更需要「去理解」。我們不是做得不好,而是修復與補充能量的方法太少。當你開始認真照顧自己,才會發現,有壓力,不等於不該做,你只是需要補充能量的聰明方法。

【1】發炎的是肩膀,但累壞的是「心」

因為整隻左手越來越痛,我決定去看醫生。感謝臉書上很多朋友給我寶貴的推薦。最後,我先生強烈建議我先去找一位整復按摩師——她也是學佛多年的師姐,離我們家很近。

按摩師姐摸著我發熱的肩膀,很肯定地說:「你整條三焦經都在發炎耶。你的身體太熱,喝水太少,太耗心力了。」 「你很急,很拚,你得做的事情太多,累壞了,所以你整個身體都在發炎。」

她又補充:「你整個人都在發炎,但你本身沒問題,只是累壞了。」那句話像溫柔的光,照亮了我內在那個努力的自己。聽著她一次次重複、溫柔又堅定的肯定,我忽然覺得自己被看見、被疼惜。

心,忽然變得輕鬆了。


【2】真正的療癒,不只是藥,從理解與原諒自己開始

前兩天,有個很重要的報告,我的表現不如預期,我內心很自責。然而此刻,透過她的眼睛、雙手和聲音,我自己的疲累與委屈,被自己真實地看到了、正視了、接納了。

因為理解與接受,整顆心就鬆下來。表現不好,我不需要自責;這一刻,我願意原諒自己。我對自己的不夠好釋懷了——我不是不夠努力,我只是太累了。

有時候,療癒的起點,不是藥,而是那個被看見、被理解的瞬間——被別人,被自己。

師姐說:「我知道你很忙,難得來一次,今天你全身我都會幫你處理。」我順帶提到,我的腳拇趾外翻、腳跟有時會痛。她說:「你太累了,用按的會很痛,我用筋膜槍幫你處理。」

「你看,是不是變輕、變涼了?」我一感覺,真的——右腿輕盈涼爽,對比之下,才發現左腿那麼沉重、發熱。

她再次肯定地說:「你本身沒有什麼問題,你的能量非常好,你是被保護著的。」我點點頭,很心安,像是有什麼撫平了我內在的焦躁。「我知道。我是被很多善的力量保護著的。」

按摩師姐叮嚀:「你的工作這麼累,你可以買一支筋膜槍自己保養,這樣不用一直靠別人。你的工作這麼勞心,也要懂得怎麼補能量。你不想開冷氣,那就要記得多喝水。平常坐太久,要多到戶外走動,多曬太陽、接近大自然,赤腳踩草地上接地氣。」

她還泡了一杯薑黃、黑麻油、胡椒、奶粉調成的飲料給我:「薑黃補氣,你每天可以這樣喝。喝得下就喝完。」我喝了一口,覺得不難喝,就舉起杯子,把整杯飲料喝完了。

身為導演、編劇、戲劇治療教師,我想起,我常提醒水面劇演員和學生的話:覺知身體,也覺知能量流動的方式。身與心是相依的。當我們不斷壓榨自己,身體會用各種方式呼喚我們停下來,關愛自己。輪到我自己,我卻忘記了。


【3】戲劇療癒:回到當下,讓善的能量進入

按摩師姐很用心地幫我全身按摩,有時用筋膜槍,有時用雙手,一一探測和處理——小腿、大腿、腹部、背部、後腰、臀部,逐一鬆開卡住的地方。

我趴在按摩床上,把專注力集中在當下,深深跟隨著身體,感受她做的每一個調整,吸氣與吐氣。同時,一邊默念佛號,祈請菩薩加持我,也加持這位按摩師姐的工作順利,加持此刻世間所有的醫者幫助眾生都省力、順利,眾生都能恢復健康。

奇妙的是:當我集中心力祈禱時,她就說:「很順利,鬆開了,這也太輕鬆了。」


【4】觀念的力量

師姐工作的時候,我一邊祈禱,一邊很自然地想著我最近的工作——我的演出、工作坊、演講,能夠為她帶來什麼幫助?

她比我更懂得照顧身體,也已經懂得佛法。那我能幫忙她的是什麼呢?

想了一想,我覺得還是觀念。觀念改變了,很多事情就能轉變。

佛法看待人生:無常、苦、無我。因為理解這些人生現象,所以我們努力修四念住,學習慈悲喜捨、學習戒定慧。

但人在病苦的時候,要一心不亂的貫徹和遵守,是非常困難的事情。就像此刻的我,當肩膀在痛時,腦中只剩下身體的疼,沒法專心觀想與祈禱。

所以,我們更是平常就要訓練自己的心,為軟弱的時刻做準備,也要祈禱和珍惜那些幫我們處理身體病苦、讓身體健康的貴人。菩薩畏因,眾生畏果。當我們病苦的身體「果」,恢復健康之後,才有力量去對治心理的執著與軟弱,改變一切造成病苦的「因」


【5】從肩膀到能量

按摩師花了很長時間處理我最困擾的肩膀。有些角度我的肩膀是舉不起來的,她一次次摸索,找到卡住的點,伴隨小小的「喀」聲,筋骨慢慢歸位。

她累壞了說:「我第一次遇到這樣的肩膀,各種部位都卡住。這一次也是我的考試。」

她問:「你有在做除穢嗎?」

我說:「沒有。確實,我做完比較辛苦的個案或團體之後,都會非常累!但我只有念佛打坐,沒有特別做什麼。很累就去走一走、吃東西、好好睡一覺。」

她說:「你幫助了很多人,那些能量雖然離開他們,卻留在你身上。剛剛已經送走很多了。」

我回想,去年我的肩膀就開始有一點不舒服了——因為我大量在寫作、寫劇本、整理大家的故事,也做了更多生死議題。

她說:「你本身沒問題,你能量很好,幫這麼多人,但你還是要保護自己,同時把不屬於你的送走。我教你一些方法,你以後可以自己做。」


【6】淨化空間:觀想與除穢

於是,按摩師姐教我用空中的太極圖做觀想:從身體搭彩虹橋,把不屬於自己的能量送到太極裡的黑點,再從白點搭彩虹橋,把能量送到宇宙中。並送我艾草,囑咐我記得「除穢」。

回家後,我點燃艾草,走過每個房間除穢,也照著她教的觀想方法送走能量。但我覺得,光是「送走」好像不夠圓滿。於是,我加上自己的祝福詞:

「願你們往生善趣,早聞佛法,修戒定慧,解脫輪迴。」

一邊觀想、一邊轉動手臂與做瑜珈伸展。我感覺身體排氣,手臂轉動也逐漸順暢了。


【7】找到管理能量的方法

我確實經常感到心力不足,畢竟要動腦的事情太多,而我的智慧有限。我懷疑,是否我真的應該把很多事情都刪掉,接受自己的能力不足。

林崇安教授錄製,南傳佛教讚念長老的教導影片,給了我啟發和領悟。

讚念長老分享他當年在山上蓋老虎寺的經驗——因為他有修四神足(欲、勤、心、觀),就算每天只睡兩小時,每天得爬一千多階的石梯上山,為了搬運建材甚至一天上下山來回四五趟,也從不覺得累。總共也只有五個人做這件事情,竟然把如此宏偉的寺廟建成。

這給了我信心:重點不是事情難易多寡,而是如何找到正確方法,培養、保護、修復自己的能量,保持精氣神。

累壞,不等於不該做這些事,只是沒找到適合的補能與修復方式。


【8】水面劇學校,在生活裡實踐

在「水面劇」學校和「水面上與水面下劇場」的教學與創作裡,我常說:

我們不是「跟大腦」溝通,而是先讓身體感官打開; 學會讀懂身體訊號,練習身體覺察、了解情緒的累積,為情緒命名。 覺察身體,是覺察情緒、情緒轉化的起點。 敬畏天地,慈愛萬物,學會感謝與原諒。

雖然這些我都知道,卻也常在壓力下忽略。我猜想,也許你也一樣。讓我們面對失敗與限制,不需要自責,而是把它當作重啟自己、轉變契機。

生活上的實踐:多走路、少久坐、多喝水、多瑜珈、曬太陽、踩草地。佛法上的修行:四神足、四念住。戲劇上的學習:開啟感官、覺察情緒、扮盡人間各種角色, 演好人生這場大戲不是責怪自己,而是找到轉動自己的方法。


給也在努力撐住的你

有時,我們撐著撐著,就忘了——療癒不只是幫別人,更是修復自己。讓情緒被看見、身心被照顧,能量被補充,我們才有力量繼續走下去。

願你、我與所有努力生活的人,都被善的力量保護著。

如果你也在尋找屬於自己的補能方式,邀請你走進我與水面劇學校的課程&工作坊、水面上與水面下劇場的活動與演出,一起練習在生活裡修復與轉化。


水面劇學校成人戲劇療癒師資班課程

8/23-24|疼愛自己 × 觀照情緒 × 認識情緒藝術

【9/20-21|童話與即興表演】身體經驗 × 表演練習

10/25-26|象徵與隱喻的力量】情緒與信念 × 表演練習

12/6-7|轉動壓力 × 情緒自我照顧 × 善意溝通

12/20-21|戲劇療癒團體建構原則

📍 更多故事與練習,見《水面下的聲音》專欄


療癒、戲劇療癒、身心靈、佛法、覺察、肩膀發炎、水面劇

本文同步刊登於方格子專欄《水面下的聲音》,點此閱讀更多 👉 [方格子連結]